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
文章由Gemini 2.5 Pro 协作完成
notion image
 
  • 英文名:How to Be an Explorer of the World
  • 中文名:《如何成为世界探险家》(暂未出版)
  • 原著作者: Keri Smith
  • 出版时间: 2008
 
  • 问题: 我们如何才能打破日常的麻木感,重新获得孩童般的好奇心,像第一次那样去观察、记录并真正“看见”我们周围的世界?
  • 总结: 这本书是一本极具创意的实践指南,它不像传统的书籍那样需要顺序阅读,而是提供了几十个“探索”任务,鼓励读者像艺术家和科学家一样,通过观察、收集和记录的方式,在平凡的日常中发现被忽略的细节和趣味,把生活本身变成一场充满惊喜的探险。

观点1: 万物皆有趣,关键在于换个角度观察

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世界上没有真正“无聊”的事物,所谓的无聊只是因为我们看得不够仔细或太习以为常。书中鼓励我们用全新的眼光看待身边最普通的东西,比如地面上的裂缝、角落里的灰尘或是旧车票。通过刻意地改变观察视角、放慢速度、调动所有感官,我们就能从这些被忽略的细节中发现意想不到的模式、故事和美感。这种从被动“看”到主动“观察”的转变,是成为生活探险家的第一步。

金句

  • "EVERYTHING IS INTERESTING. LOOK CLOSER." (万物皆有趣,凑近点看。)
  • "The aspects of things that are most important for us are hidden because of their simplicity and familiarity." (事物对我们最重要的方面,正因其简单和熟悉而被隐藏起来。)
  • "If something is boring after two minutes, try it for four. If still boring, then eight. ... Eventually one discovers that it is not boring at all." (如果一件事两分钟后就变得无聊,那就试着观察四分钟。如果还无聊,就八分钟……最终你会发现它一点也不无聊。)

案例

  • 探索 #10: 一件事: 书中建议选择一个日常物品,花十五分钟只观察它的上半部分,并记录下所有细节,然后对下半部分重复此过程。这个练习强迫我们将注意力高度集中于一个平常物件,从而发现其被忽略的复杂性和美感,证明了即便是最普通的东西也经得起细看。
  • 探索 #18: 结构: 这个任务要求我们去记录建筑中通常被忽视的部分,比如天花板、浴室、角落、抽屉内部等。通过关注这些“隐藏空间”,我们开始欣赏日常环境里被忽略的设计和痕迹,在之前视而不见的地方找到了新的兴趣点。

观点2: 以收集之心,建立你的私人博物馆

作者认为,艺术家和科学家们的一大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收集者”。这本书鼓励我们将自己定位为生活的“民族志学者”,有意识地收集和记录生活中的发现。这种收集并非简单的囤积,而是为了建立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便携式博物馆”。一片落叶、一张糖纸、一段无意中听到的话,都可以成为你个人博物馆里的珍贵藏品。这个过程不仅让平凡事物变得有价值,也肯定了我们每个人独特视角的珍贵。

金句

  • "THE CREATIVE MIND PLAYS WITH THE OBJECTS IT LOVES." (创造性思维会与它所钟爱的物品玩耍。)
  • "It is also a museum. Your very own museum that will contain your unique vision of the world." (它也是一座博物馆。一座属于你自己的、将包含你对世界独特看法的博物馆。)
  • "Collect items you fancy and that for different reasons attract your attention." (收集那些你喜欢并且因不同原因吸引你注意力的物品。)

案例

  • 探索 #9: 珍奇柜: 这个探索鼓励我们去收集那些我们不理解或对其意义感到好奇的物品,或者在一个小小的薄荷糖盒里创建一个“微型博物馆”。这完美体现了“建立私人博物馆”的理念——不追求物品的普遍价值,而是珍视由个人好奇心驱动的收藏。
  • 探索 #34: 有趣的垃圾: 这个任务是让你收集你认为有趣的“垃圾”或废弃物,并记录下发现它们的时间和地点。这个案例挑战了我们对“价值”的固有观念,引导我们思考被丢弃物品背后的故事和美学,将它们视为值得展出的“文物”。

观点3: 打破常规,用全新的方式记录世界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提供了五花八门的记录和互动方式,远不止于绘画和文字。它引导我们打破惯有的认知模式,用一种实验性的精神去探索世界。比如,它建议我们绘制“声音地图”来记录听觉世界,制作“触觉板”来探索材质的纹理,或者追踪污渍的形状。这些新奇的记录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它强迫我们调动不同的感官去感知环境,从而在早已熟悉的环境中获得全新的体验。

金句

  • "Treat everything as an experiment." (将每件事都视为一场实验。)
  • "Alter your course often." (经常改变你的路线。)
  • "There are no rules, merely suggestions." (这里没有规则,只有建议。)

案例

  • 探索 #14: 声音地图: 这个任务要求你在一个地方静坐一小时,记录下你听到的所有声音,并在地图上标记出它们的大致方位。这种方法将我们从视觉主导的世界中解放出来,用听觉来构建对一个空间的认知,这是一种非常新颖和深刻的观察方式。
  • 探索 #40: 改变状态: 书中建议在探索时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感官状态,比如眯着眼睛让视线模糊、戴上耳塞、用尽可能慢的速度行走等。这是一种直接打破感知习惯的“身体实验”,能让你对熟悉的环境产生强烈的陌生感,从而获得全新的发现。
  • 探索 #50: 发现气味: 任务很简单,就是出去走走,然后列出你在周围闻到的所有气味,并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和追溯其来源。这个练习把我们常常忽略的嗅觉提升到观察的主角位置,让我们意识到,每个地方都有一张由复杂气味构成的、看不见的“名片”。